1、移动支付支付方式种类
1.短信支付
手机短信支付是移动支付最早的应用,它建立用户的手机SIM卡和用户自己的银行卡账户。
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用户在系统短信指令指导下,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完成交易支付请求。 操作简单,随时随地均可进行交易。 移动短信支付业务强调移动支付和移动消费。
2.扫描二维码支付
扫码支付是基于账户体系的新一代无线支付解决方案。 在这种支付计划下,商户可以将账号、产品价格等交易信息编译成二维码,打印在各种报纸、杂志、广告、书籍等载体上。
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描二维码即可与商户支付宝账户完成支付结算。 最后,商家可以根据支付交易信息中用户的发货和联系方式发货并完成交易。
3.指纹支付
指纹支付即指纹消费,利用目前成熟的指纹系统进行消费认证。 即顾客使用指纹注册成为指纹消费折扣联盟平台会员,并通过指纹识别完成消费支付。
声波支付
它利用声波的传输来完成两个设备的近场识别。 具体流程是,第三方支付产品的手机客户端内置“声波支付”功能。 用户开启该功能后,将手机麦克风指向收款人的麦克风,手机就会发出“咻咻咻咻”的声音。 声音。
2、移动支付的特点
移动支付是电子支付的一种,因此它具有电子支付的特点,但由于它与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1. 移动性
随身携带的移动性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结合先进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性,您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您需要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 2、时效性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更及时地获取信息,用户可以随时查看账户、转账、购物。
3. 定制
基于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和简洁的手机操作界面,用户可以定制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和个性化服务,让账户交易更加简单便捷。 8
4. 整合
以手机为载体,运营商可以通过与终端读写器的信息交互,将移动通讯卡、公交卡、地铁卡、银行卡等各种信息集成到手机作为平台。 管理,并建设配套的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非常便捷的支付和身份认证通道。 移动支付业务是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MASP)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基于移动运营支撑系统的移动数据增值服务应用。
法律基础: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第十八条 支付机构应当充分提醒客户网络支付业务的潜在风险,及时揭露犯罪分子新的犯罪手段,对客户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对高风险业务在运营前和运营中进行风险提示。 支付机构为客户向合作机构购买金融产品提供网上支付服务时,应当确保合作机构是取得相应业务资格并依法开展业务的机构,并应当展示合作机构信息首次购买时向客户提***品信息,并充分提示相关责任、权利、义务和潜在风险,并协助客户与合作机构完成协议的签订。
第十九条 支付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风险准备金制度和交易补偿制度,对无法有效证明因客户原因造成的资金损失,及时足额垫付赔偿,保护客户合法权益。 支付机构应于每年1月31日前在其网站公布上一年度发生的风险事件、客户风险损失发生情况及赔偿情况等。 支付机构应在年度监管报告中如实反映上述内容以及风险准备金的计提、使用和结余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