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企查查显示,上海网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易***”)于2020年1月19日发生股权变更,变更前股东为杭州朗和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博谷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变更后股东为浙江连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连连银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连连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至此,这张网易用了4年半、注册资本高达3亿元的网络小贷牌照,被成功“卖”给了连连支付母公司连连数字科技。

1月底,网易考拉发布公告,关闭网易白条相关钱包业务,网易白条更名为“连连分期”。

作为一家携第三方支付牌照崛起的金融科技公司,新网易小贷又将续写怎样的故事?

连连数字科技一名工作人员向新流财经透露,连连支付将借助这张网络小贷牌照开展现金分期、商品分期、供应链金融等业务,目前上述业务正在布局中,预计将于3-4月上线。

原网易小贷团队也已转入连连科技,目前连连科技消费金融团队规模已逾百人。

持有网络***牌照,意味着获得了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二等票”,连连数科在第三方支付的突围之路才刚刚开始。

前面的报道已经给出了答案,答案只是时间;

2019年8月15日,据界面新闻报道,连连支付确认,网易将出售旗下小贷公司股份,牌照受让方为连连支付。

这意味着网易的金融业务几乎被彻底放弃,只留下支付业务,主要用于服务网易内部系统。

2015年,网易在上海取得***牌照——网易小贷,提供小额现金贷“来钱”及公积金贷款产品。同年,网易金融事业部成立,网易金融、网易小贷、网易支付整合为网易金融,并开始在众筹、支付、保险、现金贷等领域布局。

2016年,多部委联合发文,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网易领衔的P2P平台汇人贷被查,其类金融业务“一元购”也被监管叫停。

随后,资管行业加大规范力度,网易财经官网宣布2018年12月1日所有产品下线。

2019年2月15日,网易旗下网易保险也发布公告称,将于30天后停止服务。

自此,仅靠***和支付艰难支撑着网易的金融业务。

此前,据媒体报道,网易金融早在2018年就已分拆,其中商品分期产品网易白条划归网易考拉,网易支付划归杭州研究院,网易小贷则将逐步下线。

财经网就“网易小额信贷转账”一事向网易方面进行了询问,得到的回复是“无可奉告”。

若网易小贷被出售,网易金融就只剩下支付业务了。

据自媒体交叉财经报道,一位网易内部人士表示,支付牌照主要用于网易内部体系,对外只做跨境业务。网易游戏也以微信、支付宝作为用户体验的主要支付方式。“如果考拉被卖了,支付牌照的存在就没多大价值了。”

对此,网易支付向《财经》表示,仍将留在集团内,考拉是否出售对网易支付影响不大。网易支付的业务几乎覆盖了集团所有业务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游戏、娱乐、媒体、教育、电商等,其中游戏占比最大。此外,网易支付今年新上线的主要业务是跨境电商收款,“服务亚马逊平台卖家收款”。

公开资料显示,连连支付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1.05亿元人民币,目前从事跨境支付业务。2011年9月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二批支付牌照,业务范围覆盖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支付和手机支付业务。2018年,连连支付总融资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中国、博裕资本、光大实业、浙江赛博领投等。目前已累计完成近50亿元融资,目前估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2019年6月29日,连连支付宣布,旗下跨境金融在线技术解决方案“订单宝”和“信用宝”未来将通过金融机构提供的50亿资金额度,继续帮助跨境电商卖家解决***等融资困难。

有业内人士表示,跨境支付公司之间的费率战已告一段落,拓展更多增值金融业务将有助于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总监薛红燕表示:“从商业逻辑上看,支付环节中的信用转化短、高效,且C端支付龙头大多也是消费金融龙头;对于B端支付机构而言,也有空间发挥支付大数据的作用,或者主攻小微贷,或者专注于金融科技输出。”

贷款协助、人脸识别等业务依然停滞不前

行业内惯常提到的连连支付,全称是“连连银通电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3.25亿元人民币,2011年取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2015年取得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批复》和《跨境外汇支付业务批复》,同时获得中国***批准的“基金销售支付结算机构”。

连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连连支付母公司,其前身为浙江君宝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目前注册资本9.07亿元。

从连连数字科技的成立,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野心不只是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当然任何一家业务单一的企业都会面临经营风险。

纵观连连数字科技近年来的业务布局,不难看出,这家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在试图讲述一个关于金融科技“生态”的故事。

有分析认为,当C端移动支付市场被支付宝、财付通两大巨头瓜分后,其他支付机构要想生存,就只能去C端以外的市场,或者成为前两家的服务商。

由于支付与场景有着天然的联系,这些带有场景的交易数据可以形成用户画像等不同的模型,因此支付公司也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为B端机构提供精准营销等服务。

当然,在国内支付市场被抢占的同时,国际化、跨境支付业务也成为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新机会。

企查查显示,连连数字科技已相继投资了连连银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连通(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业务涉及大数据风控、区块链技术应用、人脸识别、人工智能、供应链金融等。

此外,连连数字科技已获得香港、泰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张金融支付牌照及业务资格许可,也显露其在跨境支付业务方面的野心。

在消费金融层面,连连数字的布局主要集中在杭州优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北联科技有限公司。

前者主要为金融机构提供KYC身份认证云平台,并提供人脸识别服务、图像识别算法等产品;后者2016年推出贝钱包等贷款辅助产品,巅峰时期月贷款额达6亿元左右,其资金合作伙伴包括国美金融等。

新流财经去年11月报道称,优盾停止人脸识别服务后,业务一直处于没有新增长的状态,优贝钱包也停止接受申请,并将其从应用市场下架。

近日,新流财经从连连支付内部人士处获悉,优盾的业务尚未上线,另外,优贝钱包也尚未上线。

过去的坎坷必然会给今天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考,前述连连数字内部人士透露,拿到网络小贷牌照后,连连将生产36%-36%的合规消费金融产品。

在消费金融行业经历大数据审核、降息等一系列整顿后,连连数科能否借助网易小贷牌照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仍有待观察。

而连连数字科技,结合自身的场景优势,或许是希望借助网易***牌照,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这张承载着“全村人”希望的***牌照,能否在愈发低迷的行业环境中突围?或许要看其即将上线的现金分期、商品分期、供应链金融等业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