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通联终止与违规、违约的服务商合作时,监管机构会落实责任追究通联吗?还是放任不管,让其自查自纠?”

8月1日,电视台曝光通联支付旗下产品“通易付Plus”违规后,通联支付发布《关于终止与中山银汇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合作的公告》。 8月5日。

关于合作伙伴的合规发展,通联支付今年已经两次发文。

1)3月份声明函强调,在营销活动中,不得夸大产品政策,不得散布虚假信息,严禁低价竞争,诚信经营。对于造成不良影响的,通联支付可以直接终止合作关系。

2)6月份,我们重申将依法合规开展支付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强业务标准化管理。

对于合作伙伴的合规问题,拉卡拉、随行支付、星易支付、福临门、易生支付等多家支付公司相继发布相关声明。

电话营销的毒瘤就像过马路的老鼠——每个人都喊着要打败它。

近两年支付行业的电话营销十分猖獗。根本原因是市场趋于饱和,获客难度加大。有些代理商利用低成本、精准的电话营销来获取客户,二次开发别人的客户。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导致非法出售客户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等诸多问题。

近年来,电信网络***犯罪较为突出,日益呈现产业链化、高科技化、多渠道化、蔓延化的发展趋势。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贩卖,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本公众号将推出《防范电信网络***专题报告》,敬请关注)

虽然通联支付及时终止了与违法违约服务商的业务合作,但此次被曝光的违规行为还涉及通联存在的其他问题,例如:

未按要求对特约商户进行现场检查

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违反商户真实性管理规定

违反受理终端管理规定

违反禁止行业商家选择可选功能等规定

监管部门会追究通联的责任吗?还是像去年的Z支付事件一样,就放着不管,让它自查自纠?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对文章中的陈述和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证。目的是传达更多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