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到期已过去两周,央行尚未公布换发机构名单。在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背景下,监管机构也将加大牌照发放审批力度。严格来说,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三类优势牌照将成为并购交易的竞争焦点。

在央行监管趋严、两年没有新牌照发放的背景下,一些第三方支付牌照受到追捧。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已有多起以获取支付牌照、发展支付业务为目的的投资并购。多达数十例。京东数十亿收购网银、平安集团收购一卡汇、上海捷银、万达集团投资快钱、小米控股捷夫瑞通等,这些支付牌照新股东都对被收购公司感兴趣。支付许可证。

目前支付牌照业务类型包括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电视支付、固话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其中,移动支付、线下收单、互联网支付因其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潜力,被第三方支付行业视为最有价值的三大牌照。

有人高兴,有人担心。与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线下支付三驾马车相比,电话支付、电视支付、预付卡发行受理三张牌照有些形同虚设。其中,固网支付已基本被移动支付取代。电视付费在引起轰动之前就消失了。由于应用场景有限,预付卡业务的发展空间也十分有限。

在支付行业格局中,支付宝、快钱、财付通、拉卡拉等排名靠前的机构均拥有上述三张重要牌照。支付宝依托淘宝平台,随后将金融服务注入各大商场、超市、影院等线下场景。此前更专注于B端市场的快钱,在与万达集团战略合并后,继续覆盖商业中心、影院、酒店、旅游目的地、体育等万达核心消费场景。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支付工具、支付环境和消费需求的变化,用户需要的不再只是单一的支付服务,综合金融服务是竞争的主旋律。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线下收单三大业务构成了新时代的全牌照形态。随着牌照更新的临近,谁拥有这三大牌照,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就能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更好发展综合金融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