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公布了首批27张支付牌照的换***况。 其中,财付通、支付宝等24家支付机构已通过续展,另外3家支付机构则因整合工作暂停续展。 据悉,这3家支付机构均是银联商务旗下子公司,暂停续费可能会受到支付行业新规的影响。
牌照换发完成后,据统计,支付行业已有42张支付牌照被注销,剩下229张支付牌照。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监管趋严,支付领域的市场准入和管理将进一步加强。 再加上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等因素,支付牌照可能会持续萎缩。
24家企业通过换证
时隔五年,靠前批27张支付牌照已第二次换证。 央行发布决定,对27家非银行机构换发《支付业务许可证》。
其中,支付宝、银联商务、资合信电子支付、财付通、通联支付、易宝支付、拉卡拉、快钱等首批24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均已通过换证,且支付牌照有效期已满。将被延长。 直至2026年5月。对此,支付宝向记者表示,未来将继续保持合规、稳健经营,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的智慧生活服务,坚持诚信、创新、开放、共赢,致力于与广大金融机构、服务机构合作,坚定服务实体。 经济。
另有广州银联在线支付有限公司、北京数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银联商务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因计划开展续展审核,向央行提交了暂停续展审核的申请。其与控股股东银联商务的整合工作,但审核被暂停。 在此期间继续开展业务。
记者查询天眼查发现,银联商务分别持有上述三家公司100%、60%和75.5%的股权。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3家支付机构提交暂停续展审核申请的主要原因是支付行业新规影响。
今年年初,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定》),备受支付行业关注。 《条例》第十一条(大股东、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条件)规定,同一法人不得持有两个以上非银行支付机构10%以上股权,同一实际控制人不得同时持有两个以上非银行支付机构10%以上股权。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非银行支付机构。
因此,上述三大银行与商业支付机构的整合可视为监管要求的落实。 总体来看,业内普遍认为,非银行支付牌照的延续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包括银联营业部牌照的整合。 一位支付机构资深从业者告诉记者,新规发布后,从支付机构角度来看,同一实际控制主体下的不同支付牌照未来可能面临进一步整合。
除了暂停续展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续展期间两家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均出现“缩水”。 其中一家公司为欢讯支付,其网上支付、手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等多项业务资质被取消; 另一家是杉德支付,其银行卡收单业务范围从原来的全国范围缩小到了此次。 广东省、山西省以外的更新地区可在深圳开展业务。
支付行业监管趋严
业内人士苏晓锐表示,支付牌照换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合规能力和水平。 此前合规工作做得不够、多次被罚款的机构更有可能面临续保的不确定性。
比如,上述两家业务范围“缩水”的支付机构,此前都曾收到过巨额罚款。 2019年7月,欢讯支付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央行上海分行予以警告。 罚款没收总金额近6000万,创下当时第三方支付机构最大罚款记录; 此外,2018年,汕德支付被判违反支付业务规定。 根据规定,罚款、没收金额合计为2473万元。
“近年来,央行不断完善支付行业监管,加大对‘累犯’机构的处罚力度,当‘累犯’机构积累到临界点时,很可能不会再续。” 苏小睿说道。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鹏博表示,事实上,牌照更新只是监管结果的反映。 监管部门不仅对换证期间的材料进行审查,还对支付机构的经营情况和合规情况进行日常审查。 今年一季度,央行共开出16张缴费罚单,罚金总额超过8800万元。
随着监管趋严,支付牌照数量也相应减少。 据统计,牌照换发完成后,共注销支付牌照42张,剩余支付牌照229张。
截至换证完成前,已有39张支付牌照被取消。 其中,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许可证规模最大。 这对于业界来说并不奇怪。 毕竟,随着支付的便利化,预付卡的支付体验已经失去了优势。 此外,预付卡业务风险较高,部分机构可能存在违规经营行为。 因此,取消它们也是合理的。 中间。
如今业界的共识是,支付行业的监管逐步趋严,支付领域的市场准入和管理将得到加强。 苏晓锐分析,近年来,针对电信***、跨境**、套路贷款等违法行为的监管措施持续升级,并给出了从支付结算端入手加强清理整顿的明确思路。
苏晓锐表示,支付机构不仅要建立健全自身风险防控机制,还需要与时俱进,对非法支付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情况进行研判。 此外,“双罚制度”的升级也让支付从业者保持警惕。 机构只有遵守规定,才能稳健发展,实现长远发展。
今年4月,央行召开2021年支付结算工作视频会议时表示,将加快出台《条例》,持续规范支付服务市场秩序,完善安全生产和经营秩序。支付结算系统的服务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根据资金和信息两个维度,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账户运营业务和支付交易处理业务两类。
在此背景下,支付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支付牌照可能持续萎缩。 王鹏博表示,一方面,经过前期的行业洗牌,市场已经变得相对稳定。 主要业务场景已覆盖,业务布局较慢的机构将逐步被清理; 另一方面,随着互助基金整顿,事态进展,部分支付机构利润明显缩水,新的增量支柱产业尚未出现。 支付机构业务受到较大冲击,线下收单企业也面临聚合支付等新兴机构的激烈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