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

本次发布会上,C台上站着的居然是“小米8透明探索版”。它超越了普通版小米8,代表了世界的新技术方向。

小米8透明探索版电池采用“”风格包装

靠前个区别是外观。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小米8透明探索版的玻璃背板是透明的,清晰地展示了手机的内部结构,包括内部电池和电路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骁龙845芯片与主板之间的区域经过了艺术处理(因为实际的处理器位于主板的下层)。

另外,该机的电源按钮和双摄模块都换成了红色设计。而由于取消了后置指纹识别,这款手机的背面变得更加完整。

小米8透明探索版背面科技感十足,背面没有指纹识别

第二个区别是“刘海”背后的秘密。与小米8不同的是,小米8透明探索版在正面的“刘海”处额外增加了一个点阵投影仪。它的作用是让手机支持3D人脸识别,就像X的Face ID一样。这是真正的3D结构光。

小米8透明探索版拥有3D面部识别

不过小米的结构光也与X不同,小米8透明探索版并没有选择散斑检测方式,而是采用了编码方式。简单来说,X是通过在人脸上投射散点来记录人脸的深度信息,而小米则是通过在人脸上投射规则的几何编码图案来记录人脸特征。

据官方介绍,该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减少3D信息计算量,降低结构光算法的功耗。由于我们还没有拿到小米8透明探索版,暂时无法将此方案与X方案进行比较。

小米选择的3D扫描方案与苹果不同

3D人脸识别不仅让人脸解锁更加安全,还带来了动画表情。小米将他们的动画表情称为“米萌3D表情”,与X上的类似。他们通过3D面部识别捕捉用户的面部表情,然后将其映射到卡通图像上。目前,小米8透明探索版拥有米兔、小猪、狐狸、熊猫等动画表情。

米萌3D表情中最特别的是米兔

较早遗憾的是,小米8透明探索版的3D人脸识别无法用于移动支付(至少目前还不能),主要是软件还不适配。这是系统的生态问题。制造商无法像苹果那样对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程序或开发者拥有足够的控制权,从而使一项新技术诞生后就可以立即适应。

该版本的手机还增加了屏下指纹传感器

因此,小米在这款手机上加入了屏下指纹传感器,来解决快捷支付的问题。这也是小米8探索版与小米8的第三个区别。

屏下指纹扫描仪不再被认为是一项新技术,在之前的vivo X21和华为Mate RS上都曾出现过。不同的是,小米8透明探索版的屏下指纹采用了压感设计。当手指按压指纹识别区域时,会有振动反馈。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手机获得更清晰的指纹图像,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找到指纹识别的位置,从而提升体验。

小米经常在发布会上制造惊喜,比如之前小米Note发布会上意外出现的MIX,而且包装非常极客,透明后盖、***主板,看起来很受数码男的欢迎。爱。从技术上来说,这款手机本身比普通版小米8更进一步,成为全球首款配备“Face ID”的手机。

编者总结:

曲锐豪:

作为小米的“八周年纪念机型”,小米8的外观延续了小米系列“水滴曲面屏”的设计语言,但与前几代产品相比,在与中框的连接处更加贴合,手感也更加出色。拿在手上更好。它也更舒服。

AI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这次小米8似乎谈得更多了。无论是拍照还是使用小爱语音助手,这次都在AI功能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拍照时,可以利用AI衍生的“影室光效”拍出更有创意的照片,AI相机场景识别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物体或人物。 AI已经成为小米8的“中心”点。

苏航:

作为一款8周年纪念手机,小米8无论是外观还是配置都处于旗舰手机的水平。在这款手机上,你可以看到小米手机的传承,也可以看到创新和改进。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双频GPS和红外镜头组的加入。前者是技术创新,后者是体验提升。

我更愿意将小米8视为小米对过去几年的总结,而小米8透明探索版则是在此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小米8透明探索版是首款搭载3D结构光的安卓手机。它还具有屏下指纹技术。再加上与小米8相同的双频GPS,这款手机还有更多值得体验的地方。

不过,小米8透明探索版存在应用生态适配问题。比如上面提到的利用3D结构光进行支付,需要支付宝、微信等软件适配。换句话说,技术到位并不意味着马上就有相应的体验。对于手机厂商来说,推出一项新技术很难像苹果那样快速获得开发者的支持。

郭晓光:

在手机市场饱和的时代,单机救世主的奇迹不太可能再次出现,细分需求成为厂商的较早出路。

“小米8”实际上是一个系列的三款手机,从小米8 SE、小米8,到透明探索版,在关键功能和价格上呈现阶梯式上涨。业内有很多有这种玩法的玩家。比如华为P20、P20 Pro、nova 3e玩起来都非常流畅。

较早能真正代表年度旗舰的就是透明探索版。透明背板颇受数码男的欢迎。小米用最快的速度将时尚潮流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中,让刘海名副其实,而不仅仅是LG之类的。学习一点点。即便是追随者,也算得上是手机硬件中不可多得的硬件创新。再加上双频GPS,它确实有一些让人记住的新东西,而不仅仅是外观的改变或者1T存储作为卖点。

小米8的弱点是生态层,可以用结构光来做,但是对应的app并不多。这是生态系统的问题。 “软硬件一体化”说起来容易,但控制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程序并使其迎合自己的硬件更新却很难。

随附的:

小米8(非透明探索版)优点:

硬件配置几乎没有缺点,双频GPS让人意想不到;

系统优化,响应速度优异;

优秀的摄影性能;

缺点:

刘海屏优于其他安卓手机,但创新程度并不彻底;

软件生态没有跟上硬件创新,导致部分功能仍未体现;

一文看懂小米发布会:小米手机8领衔发布多款产品

小米8发布会直播

极具性价比的智能贴身管家小米手环3体验评测

在正式赴港上市前,小米在深圳召开发布会,连续推出了七款产品。其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新旗舰小米手机8(以下简称小米8)。小米将其视为小米八周年的纪念产品。其不惜放弃“小米7”,直接从“小米6”跳到“小米8”,也可见其重要性。

当骁龙845的卖点已经疲倦时,小米用“首款Face ID安卓手机”将刘海屏与其他安卓旗舰区分开来。同时,这款手机的其他创新也颇为有趣。经过几天的使用,新浪移动与大家分享了这款手机的详细信息。

在开始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次拿到的小米手机8是普通版,并不是优秀级的透明探索版。它们的刘海结构完全不同(稍后会详细介绍);另外,官方型号也有发售。我们的评测机预装了测试版来体验功能。系统尚未调试,可能存在功能不完善、流畅度降低、拍照效果不佳等问题。

小米8背部

小米8外观&硬件配置

有继承,也有改进,这就是小米8给我们的印象。背面玻璃继承了小米家族的水滴弧边设计,并进行了一些改进。四个侧面有一定的弧度,平滑过渡到金属中框。改进之处在于手机上下两侧的弧线做得更陡一些,让过去水滴状的设计变得更加立体。

这种弧形设计从小米5开始就出现了

背面有两颗继承自小米8的镜头,但不是继承自小米6,而是继承自小米MIX 2S。如果你关注小米手机,你会发现从小米MIX 2S开始的“米牌”手机都有这种风格的摄像头,包括红米。较早的区别是小米8的双摄凸起较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摄像头突出完全可以接受

这次小米为这款八周年旗舰准备了四种颜色。除了常规的黑色和白色外,还有两种新颜色:蓝色和金色。蓝色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纹理,官方称之为Film工艺,但这种纹理只有在阳光下仔细观察才能看到。金色版本的特别之处在于,镜头上加了一圈18K金,背面还有指纹识别。

该相机风格从MIX 2S开始沿用。

除了小米8之外,这次小米还发布了小米8透明探索版。这个版本的背面与普通版本完全不同。我们稍后会详细讨论。

前置升级“刘海屏”有玄机

现在我们来说说小米8的正面,记得去年我们评测小米6的时候,我们给了背面100分,正面只给了70分。但今年,我认为小米8的正面至少可以给90分。它的正面采用了目前流行的异形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刘海屏”设计。

小米8正面的“刘海”屏

说到这里,我们仔细想一想。算上小米MIX系列的“三边无边框”设计和红米系列的“上下窄边框”,小米全系列手机现在几乎所有能看到的“全面屏”都具备了。在市场上。 “设计方案。

小米目前几乎拥有所有“全面屏”设计

之所以没有给出更高的分数,一方面是小米MIX系列的设计比较出众,另一方面小米8(我们不是指探索版)在一些细节上做出了妥协。

首先是“刘海”。小米8的“刘海”里藏着一些特别的东西,官方称之为红外人脸解锁。事实上,在前镜头上添加了红外摄像头和红外照明组件。

红外镜头录脸接口

以这两个硬件为基础,小米8的人脸解锁从普通的摄像头识别进化到了红外光识别。虽然依然是2D人脸解锁,但是提升了解锁体验,主要是可以在暗光条件下解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照片、屏幕等道具的欺骗。

小米8“刘海”背后的秘密

这是小米8红外镜头解锁时机主看到的样子

正是因为这些硬件的加入,小米8的“刘海”并不像其他安卓手机那么短,而是比X的“刘海”更宽。

至于小米8的下巴,我们在其他安卓手机评测中已经多次谈到过。苹果之所以能够去掉X的下巴,是因为它定制了三星的OLED柔性屏幕。这种屏幕产能成本低、产能高。考虑到成本问题,安卓手机厂商的答案都比较一致,剩下的就只能靠时间来解决了。

X可以隐藏下巴,因为他们使用了这种非常昂贵的“屏幕折叠”解决方案

手机的“下巴”是所有安卓厂商的痛

说完缺点,我们来谈谈屏幕的优点。例如,小米将过去5.5英寸屏幕的手机机身中放入了6.21英寸18.7:9的屏幕;例如,屏幕质量好。小米在这块三星屏幕上新增了护眼模式和On 模式,并支持DCI-P3宽带。色域、对比度达到:1;再比如隐藏“刘海”的功能,让屏幕变成“传统全面屏”。

更有趣的是,小米8的屏幕采用了R角设计,四个角全部呈圆弧形,视觉上更加和谐。

屏幕的R角为这款手机增色不少

总的来说,如果不关心下巴的话,小米8正面采用的设计算是目前最流行的设计了。没有太多值得赞扬的地方,也没有太多值得抱怨的地方。

最糟糕的实际上是性能

先报一下一些参数:小米8搭载高通骁龙845处理器,辅以6GB+64GB//机身存储组合,支持指纹解锁、红外人脸识别,支持QC4+快充(标配18W快充QC3.0充电)设备),配备容量电池,支持NFC。

看完这组参数,结论已经得出——这是一款性能强劲的旗舰手机。如果你不接受,我们就打个分吧。根据官方安兔兔综合成绩显示,它是较早一款安兔兔跑分超过30万的手机。不过我们拿到的小米8系统还处于开发阶段,实际安兔兔跑分成绩为100%。

小米8安兔兔跑分

另外,我们测试了小米8的QC4+快充,30分钟从20%充到54%。体验上没有任何问题。此外,小米8支持多功能NFC,包括模拟公交卡、银行卡、门卡等。

较早遗憾的是小米8不支持无线充电。

意想不到的 GPS 创新

这个功能值得单独写一段,​​因为小米8手机是“全球首款双频GPS手机”。

多年前的小米1发布会上,雷军曾做过美国GPS和俄罗斯双制卫星定位系统知识普及讲座。现在在小米8发布会上,他让用户了解到GPS信号也是分为多个频段的。 。

在小米8之前,所有手机都只使用一个GPS频段进行定位,这需要至少4颗卫星才能成功定位。考虑到地球电离层的延迟或者建筑物反射的影响,L1频段的理论误差整整300米。当然,一般的导航软件都有手机信号基站定位和容错机制,所以误差不会那么大。但遇到复杂路况时,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导航软件不知道你在多层立交桥的哪一层,也不知道你是在主路还是辅路上行驶。

小米8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支持两个频段:L1频段1575和L5频段1176。校正可以消除电离层对电磁波信号延迟的影响,结果无非是准确定位。

小米官方小米8(绿)与i其他两个品牌单频GPS(红、蓝)定位路径测试图

小米官方演示中使用小米8和三星S9的定位对比并不少见。

目前,小米8支持三个系统的双频定位:美国GPS L1/L5频段、日本QZSS L1/L5、欧洲E1/E5a系统,以及俄罗斯和中国北斗系统的单频定位。这项技术水平非常低,但现有的应用程序已经可以感受到它,并且不需要升级应用程序。它会直接在应用程序中呈现结果:我们选择 X 与之比较。也是高德地图、小米8、X静态定位。它高约8米。

当小米8(左)和X(右)同时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X的GPS信号偶尔会脱离主干道。

双频定位的想法很棒,对用户的价值已经显而易见。精度提升后,可以解决导航应用无法区分主辅路、立交桥、桥下、外卖、网约车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如果第三方App能够合作的话,可能会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比如很多地方。车道行驶可以告诉您所在车道,以便及时提醒您出口。

它是本次发布会上与小米手机8同样重要的产品。我们和小米8一起来写,希望小米在这个新版本系统中的改进能够通过硬件更清晰地体现出来。

这是小米历史上首次同时发布新的软件系统和新的手机硬件。这也说明了小米对这两款一软一硬的产品有多重视,希望它们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改进主要在四个方向进行。首先是UI界面,这是用户最直观的地方。小米针对全面屏的特点进行了重新绘制。

这种变化是由硬件推动软件引起的:因为全面屏屏幕的普及,手机屏幕从16:9增长到18:9甚至更长。当长方形屏幕变成2:1的“带鱼屏”时,如何充分利用所有空间?这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打开通知卡之前和之后

在手机上,具体方法是先去掉底部的三个按钮,用手势来代替之前的返回、退出等命令;下拉控制栏,通知栏变为卡片样式,与带鱼屏更加和谐;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多任务界面,卡片式的多任务管理界面已经转变为类似的风格。这样做的好处是,您可以清楚地看到每项任务当前的流程状态(例如读了一半的电子邮件),还可以一屏管理更多任务,触手可及。它可以结束/锁定/分屏,这确实比以前只能结束任务的效率更高。

任务管理界面居中设计(左),点击后会出现更多功能按钮(右)

第二部分是快捷操作和AI人工智能元素的表达。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改进。

让我们从更简单的事情开始。小米智能助手小爱同学在该版本系统中有新的改进。小米采用“模拟点击”的思路进行语音控制。

电脑上有很多这样的软件。记录一个鼠标动作后,让它自动执行多个操作(比如刷火车票)。小米把它搬到了手机上,写了一句话——录屏操作。爱说出这句话,也能做出这个动作。我们来看这个例子(点击观看视频):

这实际上并不是人工智能。它只是利用小爱同学的语音识别能力,将复杂的操作简化为一句话。现实生活中,如果经常有重复操作,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的,比如每天登录手机APP来吸引流量。或者登录京东领取金豆。以前需要点击七八次才能完成,现在一秒钟就可以完成。

另一个创新概念是“驾驶模式”,解决了驾驶时控制导航、微信和听音乐三大诉求。不过,MIUI的驱动方式与iOS系统完全不同。 iOS 禁止用户触摸屏幕。希望Siri可以用来实现一切。你可以用你的嘴来做到这一点。并且由于系统权限的优势,可以实现这些发送红包的iOS实现。除非你做不到,否则不要这样做。 MIUI上也有触摸控制,但触摸控制的目的只是触摸屏幕上的任意一点来盲目激活小爱同学。最终还是需要语音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iOS 11的驾驶模式(左)与iOS 11的驾驶模式(右)完全不同。前者读取微信,后者不提示任何通知。

如果您在驾驶模式下发送微信消息,iOS 11不会通知您。它希望您安心驾驶;在MIUI驾驶模式下,它会自动发出这条微信,然后询问你是否要语音回复。就是语音识别、语义判断、模糊。识别、App开发接口等多类别技术的交叉,实际使用与理想的“对话变成文字”还相去甚远,但更符合国内用户的习惯。

在手机上,AI还体现在系统响应速度的加快,即采用类智能预加载。它将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让手机使用起来越来越快。例如,我经常在拍完照片后将照片发布到朋友圈。久而久之,你就会知道,启动相机应用后,你也会在后台启动微信,这样你就会感觉“拍照-发朋友圈”的动作非常流畅;或者你回国后玩习惯了王者荣耀,使用一段时间后,它会了解某个时间段内的这个GPS位置,提前在后台启动游戏。

但这个功能是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和很多AI学习功能一样,无法在短期使用中体现出来。

AI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拍照方面,比如美颜(小米称之为AI微整形),这也是很多厂商在做的事情。我们将在拍照章节详细解释; btw,特别的是它还照顾单镜头机型,比如为单镜头手机添加人像虚化效果,据说“单镜头摄影可以更美”。

第三个变化是与智能家居的互联更加便捷。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当你靠近米家产品时,手机上会自动弹出配对信息;这个功能是继承自苹果,但小米有自己强大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放大了它的优势,也更实用。此外,米家App在屏幕负侧增加了一张大卡片,更方便控制智能家居。

近距离发现智能家居设备(左)并在负屏卡中控制它们(右)

另一个比较“佛系”的改变就是手机的声音。该功能“重新设计”了手机的通知——去掉了声音。据小米介绍,目前手机铃声尤其是通知的体验是矛盾的。一方面,社会越来越文明,以前尖锐的声音逐渐被震动所取代。人们希望“得到通知但尽量不打扰周围环境”。相反,微信和各种App的流行,让通知铃声越来越流行。太多的事情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干扰。

在MIUI 10中,自然声音成为一个单独的选项

小米从两个层面思考了解决方案。他们将系统声音降低了76%,使可响或不可响的声音消失,并使同一个应用程序响多次而不是响一次;他们还创造了“MIUI自然声音”。 “声音”:一系列随机变化的水滴声,不像电话铃声那样机械和尖锐,而且每次都不同。

例如,当手机上上传几十条微信消息时,听起来就像一连串的水滴落入池塘。虽然很多,但并不像机械声那么急迫。不会让人感到烦躁,无论是听觉上还是心理上。这是一个小创新,利用一些心理暗示来缓解人们的数字焦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