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蚂蚁金服即将上市,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关注他的财富创造能力(这里有遗憾)! 从当时每股不足3元的期权,到现在近300元,5年翻了100倍! 我只能说很羡慕当年那些坚持下来的人!
对蚂蚁金服的创新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我想知道蚂蚁金服的估值什么时候能超越阿里巴巴集团!
从招股说明书来看
自2004年成立以来,这头大象从最初作为支付工具到逐步打造全数字化金融服务帝国,至少经历了三次“命运转折”:
——靠前轮是2013年,真正的挑战来自微信作为社交工具的崛起,带来了人们支付场景的迁移。 支付宝被迫失去部分支付场景和近70%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 农村下沉市场估计超过90%!
——2015年至2016年的第二轮,腾讯通过战略股权投资、流量和社交关系链输出,打造“产业生态圈”与阿里巴巴竞争。 阿里巴巴发起“社交逆袭”,推出社交工具“来黄”,支付宝的社交“升级”失败。 他还遭受了“付鸨”的名声和陆兆禧的换帅。
——第三轮从2018年开始,社交电商和直播抢走了阿里巴巴的流量和上游资源,而支付宝的份额和比例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然而,支付宝并不是蚂蚁集团较早的! 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往往不是对抗而是重新定义。 重新改变战争逻辑,考虑大局,谋划实现总体目标,因为整个阿里巴巴拥有地表最强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视角不局限于甚至输掉局部战争,也不存在需要太纠结局部的得失。 让战场变得更加复杂的是阿里巴巴云与人工智能、物流和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模块的深度融合和介入。
策略一:打造数字支付体系,打造数字金融科技平台
利润来源:收入=商业交易规模*交易服务费率+金融交易及个人交易规模*手续费+商户服务费。
收入=消费信贷及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利率*技术服务费率。 蚂蚁金服是最大的在线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用科技服务提供商。 C端通过花呗、借呗满足用户消费信贷需求,并利用ABS降低资金成本。 B端,网商银行为“小微企业”提供深度服务。 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微贷科技平台促成的消费信贷余额1.73万亿元,小微经营者信贷余额4217亿元,为约500户提供消费信贷服务万用户和超过2000万小微经营者。
收入=资产管理规模*技术服务率。 C端重点与余额宝合作开发各类普惠金融产品,B端重点以余额宝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并通过出售子公司天弘基金、蚂蚁基金强化资产管理业务,大力扩大基金销售。 渠道推动“大理财”业务规模增长。 作为中国最大的在线金融平台,截至上半年,总资产达4.10万亿元; 约170家资产管理公司合作,为用户提供超过6000种产品。
收入=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收取的费用*技术服务费率+参与虎虎宝项目的用户支付的分成金额*技术服务费率。 公司保险科技业务主要包括互互宝和蚂蚁保险两大模块。
呼呼宝:用户规模是网络互助平台的主要盈利点。 管理费收入=用户规模×补偿率×平均补偿金额×固定费率。 目前,互互宝累计互助基金规模已达89亿元。 蚂蚁保险:为保险消费者和保险机构提供买卖的线上中介平台。 采用保险超市模式。 该公司平台已促成保费及分摊金额达518亿元。 众安在线:持有众安股份,拟运营互联网保险公司。
芝麻信用覆盖征信市场长尾用户,深入金融、生活场景,极大补充传统征信。 两条发展主线:
作为蚂蚁集团生态系统的底层平台,支撑支付、信用、风控业务作为技术输出的一部分,打造“信用+”模式,为行业赋能,构建商业信用社会的基础设施。
主要收入构成
数字平台已经取代支付成为最大的业务。 如上所述,如果一味地争夺流量、补贴、支付份额,我们将永远陷入无限战争之中。 但数字金融的营收已经领先腾讯、京东一个数量级以上。 ! ***收入是数数的主要收入来源,保险平台收入占比也逐渐提升。
策略二:布局海外投资,构建全球支付网络
目前,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商户可以接受支付宝线下支付服务,并开辟了10个当地电子钱包市场(“9+1”布局)。 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该平台处理的国际支付交易总额达到6219亿元人民币。
策略三:布局科技输出,赋能产业发展
蚂蚁集团2010年至2020年正处于转型期,以“”技术为核心,主营业务聚焦于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输出。 目前已形成专注于数字金融、区块链、监管技术三大领域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数字金融: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新金融转型升级。 主要依托与阿里云联合孵化的金融分布式架构、移动开发平台、分布式关系数据库等产品。 区块链:正式升级为蚂蚁链,日“上链量”超1亿次。 监管技术:建立智能监管技术体系。蚂蚁的护城河
通过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产品构建生态网络,降低获客成本
在蚂蚁生态中,支付宝、联通、支付、金融、生活服务等多元化业态布局,增加用户活跃度,积累优质客户洞察,从而吸引更多合作伙伴接入端口,降低平均获客成本,并产生显着的网络效应。 截至2020年6月底,支付宝平台月活跃用户已达7.11亿,月活跃商户突破8000万。 为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在线支付服务,交易规模巨大。 截至2020年6月,该平台在内地的支付交易总规模达118万亿元。
淘宝APP和支付宝钱包APP活跃用户数增长趋势基本一致。
依托阿里巴巴多元化的商业生态系统,积累客户洞察,反馈金融服务。 依托阿里巴巴的业态,数字支付业务可以优化并与其他业务对接,完善自身的场景布局。 同时,集团可以从阿里巴巴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应用场景中获得大量的客户洞察,结合自身的技术服务,可以为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提***品服务的底层支持。
最终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蚂蚁集团制定了多项股权激励计划,其中公司的员工、顾问和董事被授予限制性股票单位或期权以获得公司的普通股。 此外,阿里巴巴集团还向蚂蚁集团及其子公司的部分员工授予了限制性股票单位以及与股份相对应的期权,有效吸引、激励和留住员工,有利于保持集团的长期发展。 收入加期权、招募顶尖科技金融人才所搭建的高壁垒,才是蚂蚁最强的品质!
数字支付:分流支付入口流量,完善场景生态
2014年,我曾在公司做出预测,2020年移动支付的渗透率将在20-25%的范围内! 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带动第三方支付实现大幅增长。 2013年至2019年,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从1万亿元增长至226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46.8%!
2014年,总金额实现同比+392%,带动整体支付金额实现+168%的快速增长。
第三方支付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继续从银行卡和非现金支付中获得市场份额。 大规模非消费支付(信用转账等)可能成为潜在市场; 而且目前第三方支付费率较低,未来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有利于行业规模保持增长。 第三方支付费率低于传统银行卡。 例如,工行线下转账1万元至5万元的费率为0.03%-0.15%,而支付宝则可为个人业务无线终端提供2万元的免费限额。 税率为0.1%; “收款码”服务和免手续费、提现手续费的增值服务,帮助抢占中小商户市场份额;
驱动本地生活商业模式升级:优化数字支付功能,积累丰富的用户洞察,提供数字支付服务,支持多种交易方式
支付宝正在渗透到本地生活的各种支付场景,结合阿里巴巴数字商业操作系统的能力,优化家乐福,赋能本地商户新零售,改造智慧市场,将流量入口集中、品牌集中、数智集中、供给结合起来。链浓度。 它有六个层次,包括人力资源密集度、金融密集度、创新支付场景。 用户可以选择五种资金来源:电子钱包账户余额、借记卡和信用卡账户、余额宝和花呗支付(将来会偿还)。 还会有更多的创新(暂时未透露),使用起来快速高效,显着改善用户体验。 商户端主要有四种支付方式,包括:1)通过支付码或支付码; 2)支付宝APP内支付; 3)网络支付; 4)搭载公司物联网技术的智能POS终端。 以前支付宝只有交易订单,现在通过客如云POS,可以充分深挖各种场景下的消费者订单数据,为未来的消费创新铺平道路。
不断扩大支付平台商户规模,延伸数字生活服务,支付宝已从单纯的淘宝支付工具,发展成为覆盖购物娱乐、旅游交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强大场景生态系统。当地生活。 为消费者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反过来又增加了支付宝的用户活跃度,促进了平台交易额的增长。 平台60%以上的用户通过支付宝APP获取日常服务。
为商家提供各种工具,包括小程序、会员计划,并帮助组织营销活动。 从具体功能来看,支付宝借助C端的理解,推动B端数字化服务升级,发挥其连接和赋能功能,打造产业链闭环:
收购客如云,提供智能收银POS,为商户定制“支付+”解决方案,解决行业痛点,加速商户数字化升级转型。 支付宝以支付业务为基础,构建物联网开放平台,为不同行业的商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数字化升级服务,满足商户除基本支付服务外的营销、供应链、CRM、融资等需求。
赋能商户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客如云为商户提供集智能设备、刷脸支付、小程序于一体的全套自营工具。 还打通了集中的渠道流量和独特的差异化能力,帮助B端提高竞争力,增加商户收入。 基于支付和场景,与征信、征信等机构合作,连接多个业务场景,打通商户上下游链条,赋能供应管理系统。 依托丰富的客户数据,持续完善风控模型和产品服务流程,打造产业链闭环,提升运营效率。
与微信支付相比,支付宝的社交属性较弱。 对此,支付宝积极探索支付服务多元化应用场景,适应用户多样化需求,提高用户粘性。 通过推出家庭账户、生活服务账户、蚂蚁森林、红包补贴等功能,加入社交元素,将优质存量客户引流至生活服务,转型为全场景支付服务体系。
我先写到这里,稍后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