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换手机了?
前几天,一则热搜引来了季哥的关注。
年轻人真的不愿意换手机吗?
吉哥翻看了一下靠前页到第三十页的热搜,发现……
看来大家确实有一段时间没有换手机了。
但!
并不是每个人都不愿意换手机。
吉哥粗略地数了一下,有三十页,五百多条实时微博。
列举了不更换手机的五大理由。
没钱,手机更新太快,手机太贵
我不会更换手机,除非手机坏了或者卡住了。旧手机更耐用。
数据清理、迁移麻烦(聊天记录、照片、账号密码)
手机功能差别不大,也没有什么创新和升级
我讨厌曲面屏和丑陋的设计 | 我最喜欢的品牌没有新手机/已经停业
贵,没钱
对于靠前个原因,其实有几种不同的声音。
手机太贵了。
我太穷了。
迭代太快。
穷,就一个字,就连吉哥都无法解释清楚。
那么,手机真的涨价了吗?
是的,增加了。
近年来,国产手机不断试水高端价格区间。
以曾经主打性价比的小米为例,其数字系列售价从2999涨至3999,到小米12才回落至3699。
同时,该系列顶配发布时的售价也将是6999元,甚至还不包括折叠屏品类,还有7000元的安卓旗舰手机。
不仅仅是小米,几乎每一家手机厂商都有一款6000元以上价位的旗舰手机。
今年更贵的手机还没出来,还有售价6799元的Find X5 Pro。
当然,仅仅谈论旗舰手机的价格可能不如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那么直接。
据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增长10%。
增加了10%,但是还是很平均。
在这个因素之下,很多人的消费观念都已经修正了:手机只要够用就行。
并不是不能用
“还好啦”这句话在季哥看的30页评论中,出现的频率排在第二位。
随着手机的不断迭代更新,大家或许已经厌倦了行业现状,仿佛又回到了功能手机时代的圣人模式。
只要手机能打电话,能流畅使用,不卡顿就可以了。
当然也有网友提到,现在的手机已经很耐用了,只要不是坏了,根本不需要更换。
这其实有两个方面。
一是当前消费者的消费观念现状。
正如中央电视台的评论所说,新手机已经不再是与人们的形象相关联的符号。
说得简单粗暴一点,就是很多人不会再像过去买了几千块钱的诺基亚或者三星手机那样,拿新买的手机来炫耀了。
实用主义回归,够了就够了。
另外一个就是手机行业的现状。
在系统方面,各厂家都宣称18个月无延迟,或者36个月无延迟。
手机延迟的时代已经结束,人们还有什么理由换手机呢?如果手机不再延迟,为什么要换手机呢?
在硬件方面,每个制造商都使用更坚固的玻璃,更坚固的结构和一套手机壳钢化膜。
手机最脆弱的部分我想就是电池了——尤其是电池。
但那只是换电池的问题,还没有上升到换手机的水平。
当“又不是不行”真的成为用户换机时的心里刺时,厂商就应该着急了。
那么,在得票最高的两个答案“足够好”和“手机太贵”之后。
您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是的——买一部新手机太麻烦了。
确实太麻烦了
网友们表示:
买手机很有趣,但换手机却是一场噩梦。
这位兄弟也有同样的感受,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微信聊天记录想要完整迁移确实比较困难。
每次换手机我就想吐槽,感觉几十GB的微信聊天记录不迁移太浪费,迁移了更浪费。
前者意味着聊天的记忆会丢失,而后者则意味着浪费一整天的时间,并且没有任何成功的保证。
有时候如果手机散热性能差的话,微信数据迁移可能会烧毁手机主板。
2.数据迁移时,手机内的账号不会随之迁移。
经历过数据迁移的人都知道,即使是最好的系统也无法保证数据迁移过程中APP账号能够保持登录状态。
这意味着您在更换手机后需要重新登录。
银行卡、购物网站、钉钉、游戏账号、微博、今日头条、抖音……
这些常用的还算不错,像、MoMo、等应用,可以专门设置不同的账号和密码。
如果你知道靠前次需要重新登录也没关系。也许你可以用旧手机扫描代码来登录或重置密码。
我怕的是,经过三五十天的数据迁移后,打开一个不常用的APP,突然发现账号没有登录,现在连账号都忘记了,更别说密码了。
3、在同一个品牌内换机还可以,但是跨品牌换机就真的不行了。
大多数东西都需要手动一个一个的移动...以前的账号,微信记录,照片,APP,联系人,短信等等。
即使数据迁移成功,仍然存在丢失的风险。
很多时候我甚至不知道丢了…然后就把原来的手机清空了…
在 之间切换比较累。
不像在不同的 应用之间迁移那么累。iOS 应用有一个更酷的操作——区域锁定。
您在 上创建的游戏账号无法在 iOS 上使用。
您的 iOS 帐户无法在 上使用。
有些游戏支持转服,费用为99元。
总之,换手机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挑战。
下一个。
手机没有创新
没想到“手机没有创新”竟然排在了第五位。
相比前两个问题,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提到了这个问题。
他们说。
手机没有革命性的创新。
它们都很类似,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改善还不够大。
近年来,手机厂商将重点放在屏幕、快充、摄像头上。
这三点中,除了快充以外,其余两点消费者感受不会太大。
特别是屏幕,一旦全部达标,如果升级到2K,那就到达极限了。
至于其他方面例如亮度、色彩精准度、色域覆盖率等,肉眼是看不出差别的。
相机的提升仿佛已经到达了巅峰,每家都有“超大底”、“大底超广角”。
如果你不同时拿着两部手机并拍照比较的话……差别不会那么大。
就算是比较一些手机,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但哇哦。
现在国内手机行业其实非常内向,大家都在努力寻找新的东西。
越花哨越好。
然而,核心软件问题可能仍被忽视。
前面提到的换机现象非常明显,近两年没有一家手机厂商提到换机问题。
或许...它滚错了地方。
最后一个。
我看到的这两款之所以并列第五,大概也是因为手机行业太内向了吧……
我讨厌曲面屏,我最喜欢的品牌没有新手机/已经破产
他们就是这么说的。
挖孔、刘海、曲面屏,尤其是曲面屏,近两年几乎所有手机都用上的设计。
每次介绍手机,都有很多人批评曲面屏......
没什么用,较早的好处就是好看,让手机摸起来更薄,让手机看起来更高档。
但在不喜欢曲面屏的人眼里,这些似乎都是缺点。
但手机行业是一个内向型行业,如果别人有你没有的东西,你很容易在销售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除了认为它看起来很丑之外。
在这三十页里,姬哥还发现了有人在等魅族新款手机,有人在等锤子新款手机,有人在等华为新款5G手机。
愚人节这天,魅族的恶搞行为遭到了众多批评......
我不知道年轻人会不会换手机,但是魅族粉丝换手机的欲望肯定是很强的。
下一个突破口又在哪里?
说白了,人们短期内不换手机的原因,就是技术还不够突破。
那么下一个突破口会在哪里呢?
我们要从最后一个让大多数人更换手机的突破——5G说起。
当5G开始普及的时候,很多人都升级了手机。
所以,只要6G……
根据中国联通6G白皮书及专家讨论。
6G将在2025年左右启动相应标准化工作,2030年左右实现商用。
如果没有创新的进步,手机厂商只需要熬过这8年就够了……
扎扎辉的声音直接出现在了吉哥的脑海里……
这8年怎么可能没有任何进展呢?
目前,已有多家手机厂商开始自主研发芯片和算法,其中包括OPPO、小米、vivo、中兴等。
此外,在芯片代工生产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资金。
未来几年,还会有鸿蒙系统和华为编程语言的开发。
但怎么说呢,这些投资目前距离产生明显的效果还为时过早。
毕竟自主芯片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
短期内,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创新,能够激活自己买手机的DNA……但可能还是会有点困难。
图片来自网络
降价2000,解决所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