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海科融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融通”),这家曾两次寻求出售但均未果的国有支付机构,再次面临“出售难”的尴尬境地。在寻求婚姻”。 11月25日,A股上市公司翠微发布公告称,近期收到上交所因拟收购海科融通的问询函。 具体问题包括被收购方的业务合规性、以往重组情况、经营状况、财务事项等。 包括信息等5大方面。 微信商报记者注意到,这并不是海科融通靠前次出售。 此前,永达集团和新利金融也曾宣布收购海科融通,但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有分析人士表示,海科融通多次收购受阻,主要与其收购价格、第三方支付行业严格的监管环境以及被收购方的利润增长有关。
“近亲联姻”翠微股份遭遇阻碍,17次被上交所质疑
11月25日,翠微股份公告称,公司因拟收购海科融通,近日收到上交所问询函。
微信商报记者注意到,针对翠微股份拟收购海科融通100%股权一事,上交所从海科融通的业务合规性、以往重组情况、经营状况、财务信息等五个方面对翠微股份进行了询问。 问了“17个问题”。 具体来说,上交所要求翠微股份补充披露海科融通的业务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是否已取得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的全部业务资质,主体资质是否符合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以及是否存在未取得资质变相从事金融或类金融业务、是否涉及资金池、结算工作是否外包给无支付牌照的机构进行二次清算等。
对于此次收购,微信商报记者多次联系海科融通披露的官方电话求证,但无人接听。 与此同时,微信商报记者采访了收购方方翠微股份,对方回应称,具体事宜以此前发布的关联交易方案为准。 其向微信商报记者透露,公司将在5个工作日内对上交所提出的问询进行详细回复。
翠微股份11月22日发布的关联交易预案披露了海科融通的经营情况。 根据关联交易方案,海科融通是一家从事中小商户服务的公司。 2011年获得央行颁发的全国性银行卡收单支付牌照,主营业务为收单服务,涵盖传统POS、智能POS、QPOS等多种收单产品。 盈利模式方面,除了收取收单服务费外,海科融通还将为商户提供广告导流、信用卡开户导流等增值服务,并在向商户销售或放置****时获得相应的硬件销售额或销售额。 服务费收入。
关联交易计划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24年1-10月,海科融通分别实现净利润9356.31万元、1.45亿元、1.57亿元,净利率为4.5%,分别为4.8%。 和 6.0%。 公开资料显示,海科融通2014年1月至7月、2015年、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5971.4万元、-1868.78万元、1.13亿元。 关于海科融通2014年、2015年亏损和2016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以及2017年净利润较2016年1-7月净利润有所下降,但净利润率2024年1月至10月等将大幅增加。因此,上交所要求翠微股份提供补充说明。
另外,100%收购海科融通是否算“借壳上市”? 11月8日,翠微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暨停牌公告,表示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海科融通现有股东持有的股权,因微信海淀科技发展海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淀科技”)持有海科融通约35%的股份,为海科融通的控股股东。 海淀科技和翠微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微信城海淀区国资委。 因此,本次交易属于关联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不构成重组上市。
曾两次被收购但均以失败告终
这并不是海科融通靠前次被“卖”。 早在2015年,永达集团就宣布以29.7亿元收购海科融通。 然而次年,永达集团表示终止收购,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面临监管政策重大不确定性”。 此次重组。
此后,2016年,海科融通迎来新收购方,但收购价格缩水6亿元,过程更加曲折。 2016年9月7日,新丽金融披露关联交易预案,表示将通过“现金+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海科融通100%股权,初步协商交易价格总额为23.79元。元。 然而,该预案披露仅仅一天,就收到***十余次问询。 主要问题包括交易价格是否被高估、履行标的资产业绩承诺是否存在重大风险、海科融通是否对前期交易承担任何责任等。 完成处罚业务等整改工作。
2017年12月,新利金融重启对海科融通的收购,称决定调整收购方案,采取直接现金收购的方式。 尽管如此,收购事宜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直至2018年3月,此事以海淀科技决定终止重组告终。
易观智库支付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分析,海科融通与翠微股份的联姻受阻主要是因为利润增长的疑虑,尤其是在强监管的背景下。 海科融通此前已多次受到央行处罚。 对于此前两次海科融通收购失败的原因,王鹏博认为,一是由于收购价格,二是收购方对整个支付行业的监管存在顾虑,三是整体第三——未来的派对支付行业。 如果没有先发优势,收购方对被收购公司能否持续盈利存在疑虑。 第四个原因是随着整体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海科融通能否与集团业务融合。
他因票据收购业务违规多次被罚款,今年已被罚款89万元。
微信商报记者注意到,仅今年以来,海科融通就因支付业务和银行卡收单业务违规,3次被央行重罚。 罚款的具体时间是今年2月、3月、7月。 、海科融通广西微信分公司、海科融通成都分公司、海科融通微信宁分公司分别被罚款16万元、55万元、18万元。 此外,2014年至2018年期间,海科融通因违反支付结算业务规定、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规定、未按要求落实特约商户实名制等多次被监管机构处罚。
一位支付行业资深人士告诉微信商报记者,支付业务和银行卡收单业务均存在违规行为,具体涉及的违规行为主要包括KYC(即商户信息采集、开户及结算账户设置、检查等)。等),监控和处理风险交易,处理投诉和举报等,以及为非法交易提供付款。
前述支付人士表示,未来支付行业仍将保持强有力的监管。 在此前提下,支付机构在寻求利润增长的同时,必须守住合规底线。
王鹏博进一步表示,“对于被收购的海科融通来说,寻求借壳上市是一个不错的出路,至少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为转型提供支撑。对于此类公司未来的发展来说,走线就是不踩红线,掌握几个自己能掌控的场景,要么从线下场景入手,要么把产业链做大做强。”
微信商报记者孟繁霞、实习记者刘思红